新聞中心
發布日期:2025.01.14

HPE Alletra MP 實踐統一管理,助企業加速發展 AI、ESG 與資料安全

原始報導,請點選此處

 

 

2025-01-09發表

細數近 10 餘年來企業 IT 技術變革,可謂高潮迭起,不論雲端、容器化、大數據、AI/ML、生成式 AI…等浪潮相繼湧現,乃至勒索軟體攻擊加劇、ESG 永續發展興起。影響所及,企業資訊環境趨於複雜,難以沿用傳統手動模式來維運,不僅驅使應用系統的開發、測試、部署和管理樣態產生重大變革,連帶改變了企業對主要儲存裝置(Primary Storage Device)的期望值。

 

HPE 數據服務暨儲存方案事業群產品經理郭宥均指出,過去企業選購儲存設備,僅關注硬體架構,像是控制器規格,或效能、吞吐、延遲等數據。惟近年因 AI 等數位應用推波助瀾,導致資料量急遽成長,也遍佈在越來越多地方。因此多數企業皆尋求單一平台,一來集中儲存與管理所有資料,二來借重該平台提供的加值服務,進一步保護與分析這些資料,滿足不同面向的應用服務需求。

 

著眼於此,近年 HPE 重磅推出 Alletra Storage MP 新產品( 以下簡稱『Alletra MP』),其中 MP 代表「Multiprotocol」,意謂它是一款同時支援 Block、File 及 Object 等多協定的儲存陣列,此外更為業界首款以非聚合式(Disaggregated Storage)架構支持獨立擴展運算與容量、且支援 100% 可用性的儲存設備,可協助企業擺脫傳統孤島式儲存的建置思維、加速解放數據價值。

 

結合 DSCC 儲存雲,輕鬆納管全球 HPE Storage

 

郭宥均表示,綜觀 Gartner 提出的 2024 Primary Storage 魔力象限,明顯可見 HPE 持續穩居領導地位,且一舉超越眾多友商、朝右上方大步位移。深究其因,在於 Gartner 解讀市場趨勢,為新世代 Primary Storage 應具備的特質,做出不同於以往的詮釋,Alletra MP 完整契合了箇中要件。

 

據 Gartner 解讀,新世代 Primary Storage 需滿足幾個關鍵特質。首先須擁有 Software-defined Storage 架構,以支援混合雲平台。其次提供儲存即服務(STaaS)及勒索軟體防護功能。再者具備基於 AIOps 的智能維運監控與自動化管理機制。接著遵循 NIST CSF 架構的識別、保護、偵測、回應與復原功能。此外須擁有碳排放測量和報表能力。最後則應支援多協定、分解式儲存運算架構,且支援 100% 可用性。

 

HPE Alletra MP 全面符合上述要件,譬如它奠基於非聚合式架構,讓企業無論想擴充運算(Compute Node)或儲存(JBOF),都深具彈性,迎合當今大眾市場的普遍期待。再來 Default 支援 DSCC 儲存雲管理與 AI-Driven 的 Intent-Based Provision 機制,使企業能輕易執行全球跨據點的儲存管理,且隨時快速創建 Volume,大幅簡化維運工作。另 HPE 提出 Zerto Cyber Resilience Vault 數據安全方舟計畫,底層硬體正是 Alletra MP,意謂它可整合 Zerto 方案,形成完全獨立的 Air-Gap 環境,築起企業關鍵資料的最後防線。

 

具體來說,HPE 希望化繁為簡,以 Alletra 品牌作為 Tier 0和Tier 1 儲存重心,並融入豐富的加值功能,逐步吸引原來的 3PAR 或 Primera 客戶進行移轉,藉此強化海量數據的儲存管理能力,加速 AI、永續、資安等重要發展進程。尤以近年火熱的 AI 為例,在初期資料聚合階段,企業所需收納的資料量體極大,著實需要 Alletra MP 這般單一平台來承擔相關管理重任。

 

高彈性架構,容許獨立擴充算力或容量

 

郭宥均說,針對整體資料服務與儲存的策略發展,HPE 已明確定義三大方向。最底層主軸為「最佳化架構」,係以 Alletra MP 來付諸實施,項下包括了 HPE Alletra Storage MP B10000、HPE Alletra Storage MP X10000、HPE GreenLake for File Storage 等產品,分別對應 SAN、Object 與 NAS 不同應用場景。

 

再來的主軸為「簡化多雲管理」,藉由 GreenLake Portal 的 DSCC(Data Services Cloud Console)來執行統一管理,其情境彷若大家熟悉的 App Store,入手門檻甚低。最上層主軸為「加速數據變現」,除藉由 Alletra MP 支援檔案與物件儲存、幫助企業輕鬆納管非結構資料外,HPE 亦提出 Ezmeral Data Fabric Software,使企業更易於存取、分析與治理全域資料,加速拓展 AI 應用。

 

HPE GreenLake 平台啟動頁面

 

從硬體角度來看,HPE 區塊儲存設備的整個 Portfolio,從入門級 MSA 以降,一路向上提供 Alletra 5000、Alletra 6000、Alletra MP B10000、Alletra 9000、XP 等多元選項。其中被列為重點機型的 Alletra MP B10000,就是 3PAR 與 Primera 的下一代,它採用猶如積木般的高彈性架構設計,當企業缺乏算力、就擴充或升級 Controller Nodes,當缺乏容量、就擴充JBOF Shelves,避免過度部署,充分符合成本考量與 ESG 發展路徑。

 

接著談到由小到大的模組化設計。以中小企業而論,若預期未來 3 年內不會出現巨幅的資料成長,可選用 Alletra MP B10000 的 8-core 控制器高 CP 值機種,主櫃至多配置 24 顆 NVMe SSD,但無額外擴展空間。針對大多數製造、政府或金融單位,可考慮選用 16-core 或 32-core 控制器機種,可向上擴展容量,並透過約每半年一次的韌體更新,享有效能/容量擴充或功能加值。

 

除上述三款產品外,目前 Alletra MP B10000 新增 16-core Switched 和 32-core Switched 選項,在容量上最多可擴展至 16 個容量節點,實現高達 5PB 的 Raw Capacity。另值得一提,Alletra MP B10000 現已支援 QLC NVMe SSD,並提供 30TB 或 15TB 的 QLC NVMe SSD;若企業需要大容量,但對於延遲或效能並無過高要求,可藉此滿足預算考量。

 

最後從軟體層面來看,Alletra MP 所能搭配的最有力素材,無疑正是 GreenLake 雲端管理平台,利用其中的 DSCC 同時納管全球各地 HPE Storage,且可選擇雙因子認證方式實現安全登入,或透過 SSO 來實現基於白名單的權限控管。

 

另有兩項重要新訊,首先 GreenLake Platform 開始提供永續性儀表板,Alletra MP 也在適用範圍,意謂用戶可藉以追蹤碳排放與能耗狀況。其次 HPE 推出自有虛擬化軟體 HPE VM Essentials,現以 Standalone 版本形式銷售,可用於管理 HPE 的 ProLiant Gen11 伺服器與 Alletra MP Storage,待至明年(2025)再與 PCB(Private Cloud Business)進行整合搭售;目前 HPE VM Essentials,提供虛擬機 HA、Live Migration 功能,預計 2025 年與 Zerto 整合,實現災難復原功能。

 

 

敦新科技為 HPE 伺服器及儲存設備的專業代理商,提供 IT 投資解決方案幫助客戶轉型數位化業務,協助 HPE 經銷夥伴專業銷售,凝聚從基礎架構建置到儲存設備,以及資料安全到專業服務的全面銷售能力。最新各種機種及 HPE 專業服務,歡迎洽詢 HPE 事業部: 02-8978-5386,或造訪: www.dawningtech.com.tw